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开篇激战1860 > 第19章 难知如阴

第19章 难知如阴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人在诸天,繁育标兵 盛宠嫡女 从小兵崛起 福运崽崽在带娃综艺杀疯啦 我的老婆是极品 校草的甜心糖竟是国民顶流 魔王穿越苦主?血溅五步杀疯了! 立夏花儿娇 娇软美人太会撩,反派王爷求贴贴 快穿之爱你不珍惜,变心了你哭啥

到了咸丰十一年初,陈济方和大哥陈济云,带着商团北军,已经在大沽一带驻扎有几个月了。

与洋人的议和完成后,南北的海路便已恢复如常。大沽到海州,再到江南的海上往来,相较以往也更为畅通了。商团南北军之间的讯息交通,迅捷甚至远超过大清的驿站。

因此,身在北方的云、方两兄弟,能够十分及时和清楚的了解苏南的情形,也更是为之牵肠挂肚。兄弟俩曾不止一次的上折子,请求能够南返,以缓解江南局势。但都被咸丰皇帝驳回了。

两万多人的商团北军,如今已彻底沦为大清国帝都的守门人。待在驻地,无所事事。

陈济方无奈,只得把精力释放在部队的日常操练中。为了维持士气,保持战斗力,他对队伍严加督促。部属们也都卖力的执行,商团北军抓住这难得的时机,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练兵。

如此这般,每天天不亮,陈济方便奔赴校场,日落才归。看似乐此不疲,实则满心无奈。

尽管无奈,不过有商团镇在这里,倒是让京中那些与洋人使节打交道的官僚们,有了些底气。办起洋务来,也顺畅了不少。

不过奇怪的是,自从和谈完结之后,英法联军也早已撤走。可几个月过去了,本应回銮的咸丰皇帝,却仍旧驻跸于热河行宫,迟迟不归。

虽说京城与热河间,并不算太远。若以“六百里加急”传递文书,四日便可往返。但毕竟是相隔两处,长此以往,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。

大清的中央政府是设在京师的,那里有六部九卿和几十个重要的衙门。而皇帝却带着一众亲信,不在京城。这等于把清廷分成了两半,也逐渐孕育出了两个不同的朝廷派系。

表面上看,皇帝不愿意返京的原因,或许有那么几个。一是逃避驻京的洋人使节。因为根据合约,今后洋人要在京中设立使馆,派人常驻。而这事儿,是咸丰极为讨厌的。

另一个原因,或许是他想继续在热河的莺莺燕燕之中躲清闲,离京城那些朝廷政务远一些吧。毕竟从他接手时起,这个国家内忧外患的,就没怎么消停过。

而除了这些以外,是不是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,就不好说了。终究对于外人来说,要揣度起这些来,就如同隔着一层晦暗的浓雾一般。而热河那边也总似笼罩在阴霾之下,让人难以看清。

皇帝不在时,如今留掌京城的众多王公大臣们,便以恭亲王奕?为首脑了。

陈济方等人在大沽期间,奕?也常派人往来,借以维持着彼此间的关系。

这些悄悄的,看似只是慰问性的来访,其中也常隐含着一些其他的讯息。那些来人,甚至有意无意的,向陈家兄弟透露出一些禁中的消息。

比方说,听说近来,似乎皇帝的身体有些不大好……常闻皇帝,在行宫那边纵情声色,身边的人也不规劝一下……又听说皇帝,因为病势缠绵,又要推迟回銮了……

这些讯息,对于陈家兄弟来说,自然无处验证,也只能听听而已。

直到二月下旬,有谕旨传出,皇帝原拟春天回銮,但因圣躬未安,决定推至秋季再说。

这一推就是几个月,看来之前的那些消息,都是真的了……

长此以往,即使再迟钝的人,对京城与热河间的关系,也不禁要琢磨一番了。

闲来无事时,陈家兄弟俩,也会私下议论起朝中事物。

如今陈济方的官爵虽然较高,但却是因战功在近些年才获封的。因此他对官场方面的理解,倒是不如早年便靠科举入仕,又当过京官的大哥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抗战: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满船暴力分子,拥我做世界霸主! 少年歌行之李寒衣是我媳妇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无敌赘婿: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重生镇北王世子! 我是大明瓦罐鸡 大宋:大明没想到吧,我还活着 大秦:始皇之嗣,血战至巅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